bsport体育bsport体育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66889888     1399998888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登录:心理百科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04-05 23:03

  有些人会害怕自身的情绪或冲动。比如有些抑郁后的康复者,当感觉到自己又有抑郁体验时,就会害怕再一次得抑郁症。惊恐障碍的患者,当恐惧的生理感觉产生时,也会害怕再一次惊恐发作。社交焦虑的人害怕体验到社交情境下的焦虑情绪,并为此做出诸多的准备。内在有强烈攻击冲动的人,害怕自己会情绪失控而杀人;有自杀冲动的人,害怕在高楼自己会控制不住跳下去。人格健全又心理稳定的人一般不会过度害怕自己的情绪,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他们跟情绪的关系很友好,痛苦时能面对和调整痛苦,快乐时也能享受快乐。他们也不会害怕自己的冲动,因为他们总能找到合适的途径去满足或替代的满足,也能忍受冲动或需要的延迟满足。人格健全者有了充分的内在安抚性客体,这个客体让他们与自身的情绪或冲动相处良好。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害怕自己的情绪(冲动)呢?我们需要涉及到人对于情绪或冲动的容纳能力的心理发展,由于发展上的缺失,这些人缺乏一个稳定可靠的内在安抚性客体。Joan Riviere形象的描述了一个受挫婴儿的状态:“当他被欲望和愤怒折磨时,伴随着难以控制的、憋气的尖叫和痛苦的、强烈的被抽空的感觉,他感到他的整个世界只有苦难;同时,整个世界也是充满血泪、被撕裂和备受折磨的。”这种感受每个人在婴儿期都曾体验过。如果此时出现了具有回应性的母亲,能够充分理解和回应孩子的需要、痛苦,那么,受挫时总能伴随着及时的满足,婴儿对于受挫将不会那么恐惧了,由于受挫而唤起的敌意也不会那么强烈了。即使这种受挫的体验再次出现了,那种记忆里的满足体验可以充分的安抚那种痛苦,这是内在安抚性客体的作用。相反,如果遇到一个缺乏回应性的环境,或者环境中有太多的恶性刺激,那么婴儿便不断地被那种强烈的痛苦所吞没,成为了一个痛苦又愤愤不平的婴儿。这个婴儿将经常体验到被消极情绪所吞没的体验,或者通过各种防御机制去避免体验到这些可怕的情感。由此看来,一个人之所以会害怕自己的情绪(冲动),往往来源于幼时回应的缺乏,这让他们的受挫体验特别强烈,以及由此伴随的大量敌意。这种敌意既会指向自己,也会指向他人,无论指向何处,结果都是可怕的。一个大学男生产生了强烈的想杀死同伴的愿望(因为同伴的一些指责和要求),他很害怕自己真的会这么做,为此非常的痛苦。有一次,他跟另一个好友吞吞吐吐地说了这种恐惧,没想到朋友并没有责备他,而是共情地说“很正常啊,我有时愤怒时也恨不得杀了那个可恨的人”。这是他难得遇到的情绪被接纳的时刻(在成长过程中,他的负面情绪很少会被父母所接纳),他感觉到极大的释放。这种回应,让他暂时不那么害怕自己的攻击冲动。我们来看另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2017年2月18日发生的武汉砍人事件。一位22岁的小伙子,因为被饭店老板的一句言语污辱“我说几块钱一碗就几块钱一碗,吃不起你就不要吃”,以及污辱性的掐脖子行为而心理崩溃,冲动之下把对方砍死了,现场非常血腥。在这件事情发生前,我相信两人内在的敌意都很强烈,强烈到只要有了一定的刺激(在这种争吵的情景下),这种敌意就会被大量的释放。而他们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敌意,往往是因为生活中缺乏能够回应或安抚他们的人(现在的或幼时的):如果幼时能够有安抚性的人,他们将具有足够的情绪容纳力,能够去冷静地处理好这个冲突,不至于被冲昏了头脑;如果现在有安抚性的人,也许他们内在的敌意就不会那么强烈。任何一次爱的回应,都是消解恨的良药。如果当时在现场能够有人充满温情的安抚两人中的其中一个,也许能让敌意迅速的瓦解,事件不至于发生到如此程度。至今我还记得大概十多年前,我跟一位商店老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因为我发现对方存在明显的欺诈行为),年轻气盛又郁郁寡欢的我跟他大吵起来,我能明显感觉到血脉贲张,全身暴怒,分分钟就要动手。我听到旁边一个劝架的人在我身边轻声地说“算了,算了”,就是这个温和的男性的声音,让我迅速冷静下来。后来这个事情也得到了公平的处理。因此,在争吵的场合,对于现场劝架的人,我们都要给予充分的尊敬。我们可以猜测,因为劝架者的存在,每年能防止了多少恶性事件的发生。虽然我对那个中年男人的样貌已经模糊了,但一直记得这个声音。每当我想起这个声音,就能让我感受到一丝温暖,并对他有一种感激。抑郁者之所以害怕抑郁,是因为那是一种深深地无助感,一种孤独的、绝望、无力的情景,这是缺乏回应性的,缺乏温暖的冷酷状态。如果他有了回应,他愿意去接受回应,那么,抑郁便不是那么可怕了:在回应性的情景下,抑郁将会慢慢消失。惊恐障碍患者之所以害怕惊恐体验,也是因为惊恐时周围没有人可以帮助,只能靠自己默默忍受。如果身边有了可以依赖的人,那么惊恐就不再令人恐惧和无助了。同样,社交焦虑的人,如果相应自己的焦虑体验是能够被对方所接纳的,或者自己能够接纳这种焦虑体验,那么,焦虑也不再是可怕的了。所以,核心在于,情绪能不能被周围人回应和接纳,以及内在有没有形成安抚性客体。如果心理发展上的任务已经完成(有了安抚性的客体),周围又有回应性的环境(两者往往相辅相成),那么消极情绪(敌意、恐惧、愤怒等)将不再可怕,它就像天气一样,会有一个自然的变化,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知道它的存在,顺其自然。它们也不会是不可控制的,而是能用合适的方式去表达。同样,积极情绪也不再令人感到愧疚、害怕或执着,而是能够去体验它、感受它、允许它,并接纳它的消失。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将会充当来访者的安抚性的客体,给予来访者充分的回应、尊重和理解。直到这种品质被来访者有效的内化,修通了心理发展上的缺陷,具备了与情绪和谐相处的能力。我们来看下面的一个例子:在第十几次咨询后,来访者在情绪特别低落时会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很冷的下雨天,在山脚下有一间房子,房子很温暖,有暖光灯,有篝火,屋子里还有另一个自己,他在安慰在我。”很冷的冬天里在草地上的一间木屋子,象征了来访者孤独凄凉的内在状态,这是他以前时不时会出现的状态,每当这种状态出现时,他很害怕,很无助,甚至会被自杀的念头所占据。屋子里面的暖光灯及篝火,以及另一个安慰性的自己,这也许是咨询师,或者身边那些温暖对待他的人的,这种的安抚性形象极大的缓解了来访者对情绪低落的恐惧,让他不再那么孤独,自杀的念头也基本消失了。(俞林鑫)

  导致人们痛苦的重要原因往往是一种对抗心态(如想消除痛苦),由此陷入恶性循环(比如因为消除不了的痛苦而痛苦),因此,解脱痛苦的正确态度就在于反其道而行之,即对痛苦的觉察与接纳。或者至少,在对抗心态与觉察心态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现实生活的状况是,大多数不习惯于觉察和接纳痛苦,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只有消除痛苦这条途径。早上醒来后,一个人发现身体不太舒服,感到头昏脑胀,他知道昨天又没睡好,于是担心白天的工作效率,并联想到最近一段时间来经常如此,不免加重了担心。他对自己抱怨说:什么时候才会好起来,万一一直睡不好怎么办?他不自觉地推测这种痛苦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痛苦,为消除不了而苦恼不堪。一个同学分享了她的苦恼。她参加了一次重要的应聘,其他都过了,最后一关是体检。她知道自己体检时容易紧张,一紧张血压就高,她担心体检会过不了,那样的话就功亏一篑了。体检时刻到了,她特别紧张,量血压时更甚,她不自觉地想控制紧张,结果却越来越紧张,最后血压确实又偏高很多,量了好几次才过关。在关系中,同样有类似的情况。生活中那些很容易相处的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太有控制性,能够充分理解和尊重对方。相反,那些让我们不舒服的人,往往想主导我们,或者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我们,或者有意无意地用各种方式控制我们。后者容易破坏关系,虽然他们非常渴望有好关系的出现。习惯于以控制的心态来面对痛苦的人,往往会把痛苦放大,他们常见的负面认知是:如果…怎么办?万一…怎么办?在他们的潜意识幻想里,总有很多可怕的后果。他们害怕未知和不确定性,采取的应对方式要么是控制,要么是逃避,却缺少面对的勇气。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紧张时很想去控制紧张,结果却越来越紧张。如果有时候不去控制紧张,而是允许它的存在,反而紧张并不会带来困扰,甚至还可能让你有更好的发挥。这种情况也提示我们:需要去改变与紧张的关系,少一点对它的控制,多一点对它的觉察和接纳。当它出现时,只是以坦然之心知道它的存在。这是一种觉察的心态。觉察的意思是,知道它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但允许它的存在,不排斥,不对抗,不过度关注,只是知道和面对。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好的感受,或者是不好的感受,我们都只是知道它的存在,但不去控制它或者执着于它。觉察的心态能让主观体验到的痛苦大大减弱。我们可以来举个例子。楼上装修工的电钻发出了噪音,楼下的住户非常烦躁,因为他觉得声音太刺耳了,他陷入一种愤愤不平的心态中。如果他换种态度,仅仅是觉察噪音带来的不舒服感受,此时,他会发现,噪音所带来的不舒服并没有那么强烈。之前那些强烈的情绪是因为噪音所唤起的各种我执观念(比如,我的空间被侵占了,对方不尊重我),并非噪音本身所带来的。觉察的心态包括三部分:有意识的觉知;非判断的知觉;活在当下。观呼吸时,你有意识的觉知呼吸的感觉(气息流经鼻腔的感觉);行走时,你有意识地觉知走路时腿部及脚部的感觉;观身体感受时,你有意识地觉知身体上各种细微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把你的判断、思维、记忆、想象先放在一边(不过它们会时不时地占据你的脑海,此时,你需要通过觉察来把它们推远,继续回到目标),在一次一次的练习中,你更容易去从判断、评价、忧虑等控制模式中出来,更多的出现非控制的觉察心态。如果有了觉察的心态,我们与负面状态的关系就改变了。那个害怕体检的女子,当量血压时会感受到一种紧张,但她不去控制它,而是知道这种感受的存在。这种非控制的态度,完全中止了紧张的恶性循环。同样,那个早上起床后身体不适的朋友,如果他带着平等心去观察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只是观察,而不生起厌恶心,那么,不舒服的感受对他的困扰将会明显减轻。生活中任何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的场合,都是一次培养觉察态度的机会。当你愤怒时,你知道这是一种感受,你不去控制或过度关注它,而只是知道它的存在,或者用呼吸跟它们和平相处。当你害怕时,你知道这是一种感受,不去对抗或消除它,带着这种感觉做该做的事情,此时,你获得了勇气(勇气就是害怕着面对)。同样,在关系中当你产生失控的焦虑时,你只需去觉察这种感受,以觉察心来中止控制行为的出现,你便能不断地体验到关系的和谐。当然,觉察心态的建立确实不容易,因为习惯性的控制模式会不断地自动运行起来(控制或对抗的模式也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意义),一般来说,越是缺乏自信或充满不安的人,越是会陷入控制模式中。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和建立觉察模式,与控制模式达到动态的平衡。如果能以觉察模式来带领生活,那将会是更彻底的解脱。最后来举两个例子,也许更能让我们知道觉察心态的重要价值。一个人得了绝症,晚期,医生已经多次暗示不用治疗了。但他害怕死亡,家人也不忍心,于是,全家人砸锅卖铁地为他治疗,无奈的是,虽然花了很多钱,家人因此而一贫如洗,但他最终仍然没活多久。另一个人也得了绝症,晚期,医生也同样的宣告。他不再寻求无谓的治疗,而是面对痛苦,过上简单的生活。当然,疾病是无情的,没多久他也离世了,虽然他身体上是痛苦的,但却走得很安详。第二位男子面对疾病的态度更令人尊敬。他不再做那些无谓的治疗恰恰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对家人的体谅,对无常的认同。他曾经有多年禅修的经验,培养出了这种面对痛苦的勇敢态度。如果连死亡之苦都能被人以觉察的态度来面对,还有什么痛苦不能被人所超越呢?因此,培养觉察的心态才是更彻底的解脱之道。(俞林鑫)

  问题:无论到什么地方,自己总会在身边人里找到一个人在各个方面和他进行对比,在比他强的方面就会很高兴,反之则感觉不舒服,进而会讨厌那个人。我感觉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啊,这是出于什么原因?怎样克服呢?

bsport体育登录:心理百科

  心理咨询15问――你想象的心理咨询与线:心理咨询师真的能看透人心吗?有时人们认为咨询师拥有特殊的能力来看到他们的内在世界,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那种力量,我们有针对性的训练和理解人类是怎样的生物,人类的行为和情感是如何运作,我们能够运用这些来理解特定情形下的某个人。我们没有那种神奇的技能可以瞬间读懂你――咨询是需要循序渐进的。Q2: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是和人坐着聊聊天吗?来,那个说只是聊天的,你来试试做一回心理咨询师。开玩笑,做心理咨询师一点也不轻松。每天跟数个来访者“见招拆招”,帮助他们从特异的创伤事件中恢复,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气馁的工作。显然的是,一小时接一小时,日复一日地倾听那些困境之中的故事,然后晚上还得留着精力去回应自己的家庭,这是异常困难的,这是一种挑战,但这当然是在可控制范围之内的。我们是职业的秘密守护者。由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会有的。此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有值得信任的自己人可以说说话。诸如此类的误会还有:心理咨询师的正常建议,通常被大众过度解读为:你等于在骂我,你等于说我有病,哪怕在自认为颇有文化的文艺工作者、海归、白领、专业技术人员眼中也是如此。人们对自身的无知,往往源于传统、文化、习俗和家庭生活的无意识。心理咨询师的正常表达,通常被大众过度解读为职业病。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常常被庸俗化为星座解读、算命、解梦和猜心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不就是说话聊天,听人倾诉,我生活中也都做。心理咨询师自己都是久病成医,不然没效果。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必须涉及个体对象的家庭成长环境,这使得大众常常作出所谓“阶级偏见”的误读,与不合理的愤怒投射;涉及个体对象的家庭教养细节,是必要的信息采集,大众在传统观念中,常常将之视为个人、私域的事,而不能统一认识,理解个体教育的社会化倾向,并有效回溯相应的经验,常常做出不合理的攻击:你竟然认为我没教养,或者,你竟然指教我的家教。Q3:心理咨询,一定有效吗?只是去做咨询并不必然会有帮助――你必须参与进来。心理咨询不是譬如你去医院看鼻窦炎然后拿点抗生素就完事这样。它需要合作――它不是被动地坐着等待结果。当来访者得知心理咨询的工作方式时,他们挺失望的,他们想要心理咨询师问他们一打问题,就像一个寻宝游戏一样。但是如果来访者已经做好准备并愿意讲述他们来做咨询的原因,以及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整个进程就变得更加的有效和协作。Q4:心理咨询师会帮我解决所有的问题吗?他们不会告诉你是否应该离婚或者辞职。心理咨询的真正工作是让你更了解自己,改变你的思考方式以及你的行为方式,或是改变你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心理咨询并不是给一个好建议。当然,心理咨询师可能会告诉你应对心理疾病(诸如抑郁、焦虑、双向障碍)的策略,然而真要具体到你个人生活的决定时,他们更象是一个促进者。你确定你来做心理咨询是为了把做决定的权力交付给别人吗?还是说,你希望学会如何拥有这种力量?Q5:他们也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我绝不会相信一个没有被治疗过的心理咨询师,根据这些专家所说,大多数心理从业者有他们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可能不是全程护航,但至少在职业生涯的某些节点上是有的。多数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甚至要求申请者有被治疗的经历。Q6:心理咨询师可以给我开药吗?这通常是精神科医生的工作,或者是家庭医生的――不是心理咨询师或者社工的工作。但你的咨询师可以跟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帮你开始或者停止药物治疗,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的线:心理得了病才符合看心理咨询的条件吗?一个常见误解是:你必须得“疯了”才要去做治疗。人们之所以去做心理咨询的理由很多,跟精神疾病关系不大。即使你真的是因为精神障碍才求治,那也没什么好羞耻的。就好像你会因为其他任何身体状况而求助一样,你是去向一个专家寻求帮助。这个通常处在中间地带――当你正挣扎但又没有完全疲惫不堪,人们犹豫着要不要去做咨询,因为他们觉得还不需要咨询。但如果你感觉被困住或被情绪淹没,或者你无法照你想要的那样正常生活,那么这是一个信号――你确实需要跟某人谈谈了。Q8:“要找就找资历最深的心理咨询师!”真的是这样吗?你可以找全世界范围内最棒最具资格的心理咨询师,但如果你们不是很匹配,那么咨询将不会那么有效。研究告诉我们,在咨询所有的差异变量(包括咨询的类型,咨询师的受教育经历,咨询时间的长度,等等)中,匹配度是咨询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匹配度是怎样的呢?是感到被倾听,被理解,以及被尊重。咨询的体验并不总是有趣和享受的。但是在那个环境下,你应该感受到安全,被接受,被倾听,以及偶尔受到挑战。Q9:心理咨询是一次长征吗?我认为有时人们犹豫是否开始做咨询是因为他们觉得“假如我去一趟,我就要被牵扯进来10年,并保持每周3次的咨询频率”,这感觉像是一个重大的决定。然而心理咨询的长短以及频率是非常个人化的,它可以是一次的咨询,或长度为数月的咨询,或者更长的咨询,这取决于你正经历着什么以及你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在第一次或者第二次咨询就去问咨询师的咨询方法,是非常合理的。譬如这样问:心理咨询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会在一起工作多久?我怎么知道何时结束咨询呢?Q10:心理咨询,是一次性的吗?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希望在咨询结束时来访者能感受自己的自我功能有了提升,无论是在他们的关系上或者是在工作中,又或者是在学习上。他们可以感受到自己正在为自身的价值做努力,而不是在症状中痛苦不堪。当然,生活仍在继续,变化也如影随形,不是说你几年前感到好些了就意味着未来你就不再需要帮助了。就像你还是需要去医院门诊一样,这并不意味着你不再需要一个支持性咨询。Q11:我的心理咨询师,他/她会在背后谈论我吗?首要原则是保密。如果我跟朋友或家人谈论我的个案,我很快会失去我的执业资格。但是,他们可能会就某些个案或延伸的主题在由可信赖同僚组成的小团体中讨论。我们可能每周或者每月小组讨论一些困难的个案,bsport体育登录然后从同辈中获得反馈。虽然我们会讨论个案,但涉及的个案都会隐去识别信息。(譬如使用化名,改动个案中会识别个案是谁的一些信息)Q12:那他会去网上搜我的个人信息吗?某种程度上,在不经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搜索他,无异于是一种越界和违背保密条例的行为。实际上,他们(咨询师)更愿意谈论你想谈的内容,而不是强迫你解释你周末发在社交平台上的图片。我不会搜索我的来访者,因为我的理念是:我希望一切发生的事情只局限在咨询室中。Q13:万一我和朋友在路上遇见了我的心理咨询师,那会不会很尴尬?不用担心偶然在餐馆撞见他并听到“嘿,在咨询室外头见到你真高兴!”,然后恰巧你正在约会。一般来说,心理咨询师不会在公共场合和你打招呼,除非你主动发起。而且即使这样,他们也不会说自己是你的治疗师,除非你主动这么说。所以可以自在地打招呼,称他们是你的心理咨询师、瑜伽老师、邻居,或者干脆忽视他们。这个决定权在你,你也可以提前跟他们谈谈这个,如果你担心的线:我可以拥抱咨询师或和他们做朋友吗?如果你担心某些事情可能不妥――譬如拥抱咨询师或问咨询师的个人生活――那就跟咨询师谈谈这些。不是每个咨询师都对拥抱来访者持开放态度,但如果你真的感到很迫切地想这么做,那就别好不好意思提出来。来访者应该感到可以自由地说任何事情或者询问任何事情。如果这是你所想,那你就问,让咨询师来决定是否回答你。尝试不要过滤和审查你自己。Q15:心理咨询师是怎么看待他们的职业的?通常,咨询师会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的有回报、有价值。当咨询见效了,你携带着新的理解和新的处理问题方式离开咨询,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属于你,并在你人生余下的岁月里持续作用。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宋代 无门慧开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倘若心无挂碍,怎一个美字了得!然而,我猜想,此刻你可能在心里嘀咕,要做到如此这般,大概只有圣贤之士,于我来说,实在是难呐。想想看,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看不完的“有用”资讯,稍有停顿,大脑要么思索刚才,要么焦虑未来,总之很难静心留意当下。那究竟怎样才能更好的感受当下,达到期盼的内在平静呢。也许下面介绍的观呼吸正念冥想练习可以帮到你。正念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集中注意力:即有意识地、不予评判地专注当下。源自东方,后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医学院荣誉教授乔卡巴金等学者介绍和科学研究,渐渐改良和整合成当代实用的心理治疗技术。正念冥想包括多种方式,其中最简单就是观呼吸。常听有人说:“哎呀,我今天忙的连喘口气的空儿都没有”,其实这些言语暗示我们,时刻和呼吸之间也许存在着某种耐人寻味的关联。要想在呼吸中培养正念,请全身心地感受它,感受呼入的气体进入你的身体,以及呼出的气体离开你的身体。仅此而已。只需感受呼吸。呼吸,并且清醒得知道自己在呼吸。这并不意味着要深呼吸或强迫自己去呼吸,亦不是努力去体验什么特殊的感觉,更不是去考虑自己的呼吸方式是否正确。不是思索呼吸,仅仅是意识到气息的流入和流出而已。假如你此刻恰好有时间,请允许我真诚地邀请你跟随下面的指导语,尝试练习,试试看,也许会有别样的“心”感受。把刚才的事情放下,把等下要做的事情也放下慢慢闭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内收,用鼻子吸气,嘴巴吐气,去专注地觉察你的呼吸。吸气时,感觉你正在吸气;呼气时,感觉你正在呼气。吸气时,跟自己说“我正在吸气”呼气时,跟自己说“我正在呼气”用微微意志的努力,去有意识地觉察你的呼吸你在哪里?你在观察你的呼吸吗?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发现你的注意力有些不集中了,头脑中有一些念头飘过,没关系,念头来了,就看着它来了,走了,就看着它走了。看到它就够了。不要试图去除它,不跟它较劲,它不会留下痕迹,也不会构成障碍。让注意力重新回到呼吸上来。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思考、回忆、想象,或者沉浸于某种感受,恭喜你,你正在深入地观察你自己,你知道你在哪里,你回到了当下慢慢地把它们放下,回到你的目标有意识地观察你的呼吸。这种呼吸练习,一次无需太久,5分钟即可。利用呼吸,使我们的思绪回到当下此刻,这是瞬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只需注意力集中,方向稍作转变即可。假如你能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将一个个清醒的时刻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也许就能敏感的觉察春花、秋月、夏风、冬雪的独特之美。祝福你!本文中的冥想指导语摘自[美]乔卡巴金著的《正念:此刻是一枝花》□文/心理中心 郑洁(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