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ort体育bsport体育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66889888     1399998888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入口:深化未来学校课改:主题式课程建设是重要思路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12-17 00:46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于未来学校的探索与实践愈加普遍。未来学校是围绕社会发展对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通过课程、学习方式、学习空间、教育技术和学校组织机构的变革而构建的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摘自《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推进未来学校研究建设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教育科研的崭新课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是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具有前瞻性、广泛性和影响力的教育项目,致力于未来教育的“学校空间再造、学习方式变革、教育技术引进、教育课程研发、教育组织管理”等五大领域的研究。

  昆一中度假区金岸附小于2017年11月被中国教育科学院授牌为“未来学校示范校”,获得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专家李素及其团队的大力支持,在全面认真完成国家课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课程体系创新,在课程建设与创新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之路。

  未来教育仍然离不开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学校创新课程体系应该紧紧围绕这一未来教育理念,认真研究“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社区人才需求为中心”、“以学生个体成长为中心”的“三中心”课程分支体系。基于此,金岸附小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且可实施的主题式课程、民族课程和主题研学。

  在未来课程体系建设中,要注重理念与实践紧密相连,更重要的是主题式课程、民族课程和主题研学三者之间也应相辅相成、有机融通、有机联动,三者合力推动完成学校的教育目标,最终达到课程设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综合课程已经成为新课程的主要形态,小学阶段应以综合课程为主。主题式课程探索有利于未来学校在综合课程教学中形成抓手,增强课程整体设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未来学校、未来课堂、未来人才培养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参与活动的过程结构,可以围绕“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自己”三方面进行知识的探索、概念的聚合、逆向的思维训练和学生的实际体验。从课程理念、课程设计上给学生全新的未来理念。

  大力推动国家课程本土化,本土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采取压缩、融合、增补、重组等方式,形成以开放、体验、生成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需求,我校开设了未来领航班,开设《我们的校园》、《水主题》、《云南省民族文化》、《动物进校园》、《春天的足迹》 等12项主题课程,并设立如下课程:

bsport体育入口:深化未来学校课改:主题式课程建设是重要思路(图1)

  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25个。我校结合云南多民族的特点,将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与学校艺术教育有机结合,认真研发民族文化主题课程,把民族文化主题课程作为全校必修课。

  宏观把控,微观灵活。学校根据本地特色确立了“民族文化”这一核心,提出“全校一盘棋”,要求全校师生必须做到五会,即:会演奏一种民族乐器;会用一种民族语言原生态唱一首民族歌曲;会一项民族体育竞技活动;会跳八种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会完整地跳出两个民族的舞蹈。但在微观实践中允许教师灵活调整,教师可自选学科融合的、类型等,促进了多角度多学科整合,全面拓展了学生思维,实现了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的。

  例如,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美术和音乐三位教师确定了 “彝族文化的研究”主题。于是,教师带着学生参观云南民族村寨、云南民族文化博物馆,走进彝族村寨身着族服饰和当地的彝族村民一起载歌载舞。在学科教师指导下,在现场做小组研究性学习,回到学校后,三个学科教师已将同一主题、不同领域的课程整合起来,开展课堂教学,并进行了民族团结教育教材《民族常识》中的“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大大提升了学校教育效能。

  我校在 “主题式课程”、“思维导图运用”、“STEAM课程”、“民族课程”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深入探索,发现课程设计与实施是密不可分的环节,在课程设计时就应找准着力点,尽力想好课程实施的方法与技巧。经过反复实践探索,以下五大主题设置原则可大大减少课程实施阻力: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教书育人质量。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

  认真思考主题式课程建设思路,根据本地特色、bsport体育入口学校资源、学生特点及制度政策等,充分考虑“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更好的构建出适合学生发展要求、符合区域育人机制、具有时代特点的课程,推动未来学校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