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ort体育bsport体育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66889888     1399998888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

bsport体育登录:bsport体育:课程建设的要素十篇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04-15 23:53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是美国教育史上比较有影响的一派教育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要素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文化的价值具有永恒性和客观性,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有着共同不变的文化要素,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社会文化遗产传递给下一代,要素主义注重维护社会文化遗产的主张深深印在其课程理论中。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具体化,要素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因此要素主义课程目标也带有比较明显的社会功利化倾向。这种倾向使得要素主义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要素和实施个人理智及道德的训练两个方面。巴格莱在《教育与新人》中写道:“从最广阔的含义上看教育,把教育看作是社会进化的基本因素,有组织的正规的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将人类学会的最重要的知识编织到每一代人的生活经历中去。”[1]由此可见,教育就是要传递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标准,强调道德方面的训练和智慧方面的训练,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强调社会与个人的统一,利用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增强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意识。

  要素主义在其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置上主张以“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为基本原则。基于实在论,要素主义承认世界本身有绝对价值,人能通过理智活动达到真理,而真理表现为文化遗产。“全部课程是人类与世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的成果已成为社会遗产的东西”。[2]根据要素主义者的课程标准,要素主义课程内容的选择坚持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课程内容必须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第二,课程内容要具有长期目标;第三,课程内容要包含价值标准。

  在课程实施上巴格莱认为,学生应接受心智训练。要素主义者认为教师是理智和传统社会价值的模范,学生要服从教师的指导。教育的主动权操在教师手中,只有教师才能把人类历史遗产、民族文化的共同要素以及成年人的世界介绍和引导给儿童,儿童的智慧及能力的发展也需要教师引导。教师是有“权威”的人物,在使儿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以及情感、道德、人格的成长诸方面,教师都要直接负责对儿童的教育、指导与管束。

  在课程评价上,要素主义课程范式提出了严格的考核制度。要素主义认为对学生缺乏严格学业标准,不仅不能造就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缺乏严格的学业标准“对于学习者和民主集体都是严格的不公道”,威胁着学校,也威胁着自由本身。要素主义课程范式主张刻苦严肃的学习,学校要有统一严格的纪律,教学要有统一的进度和要求,学生应该接受严格的考核。

  从当前我国现实的课程建设过程与实效来看,我国的课程建遭遇到的种种困境值得反思,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我国,“应试教育”具有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根源,这是今日存在的阻碍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性因素。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普遍存在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分数的至高无上的传统思想。为了保证分数只升不降,似乎一切手段都是必要的。显然,这种“应试教育”的怪圈,绝不仅仅是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形式与教材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关于教育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心理的问题。

bsport体育登录:bsport体育:课程建设的要素十篇

  受唯分数论的影响,课程内容方面,我国偏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忽视很多传统价值的作用。教师传授给学生最多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对一些具有价值判断的传统文化知识不重视,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书本上的知识,俨然书呆子形象。不得不说,很多学生的素质有待提高,很多中国的传统美德在现在许多人身上看不到。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明显存在两种消极的态度与行为:应付性态度与行为、排斥性态度与行为。教师超负荷的工作量使其处于一种高压、无助的状态下工作,形成一种挫败感、无力感,进而丧失前进的动力。这一系列问题使教师的绝对领导地位发生了微妙变化,许多教师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去传授学生知识,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从而影响教学与学习效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评价遭遇到了一个两难困境:理论的课程评价与实践评价矛盾冲突,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考试与理论的课程评价产生巨大偏差。[3]以往的教学评价的理论标准就是促进教学,甄别与选拔只是它的附属功能。但是实践工作者却不这么区分,他们不关注理论中的教学评价,而是把它直接异化成选拔意义上的概念了,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是教学实践者以至于学生家长们解释教学评价的依据。

  要素主义强调社会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倡导社会效益的课程与教学目的观。人才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的,只有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是国家真正需要的。针对于高考扩招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国确定将全国六百多所(包括三本)本科院校转型为职业技术学院,将会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让教育社会功能的更好发挥。

  要素主义者主张传授“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这些要素是经受了历史考验,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并对整个社会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现在教育的一个显著缺陷。在我国的课程建设中,应改进德育方法,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结合各科教学和各种活动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要注意潜在课程和隐形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

  要素主义极力强师的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就是接受式的学习。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对学生能够有效的把握。要素主义对教师的肯定是对其很大的支持,人只有感觉自身价值时才会认真去做一些事情。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具有一定思想的学习者,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与看法,尤其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一些先前形成的思想很难发生改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

  要素主义课程范式主张刻苦严肃的学习,学校要有统一严格的纪律,主张对学生严格要求。现阶段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对其他方面的重视很少,这严重打击了一部分同学积极性。课程评价标准必须严格,课程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要综合在一起,同时,也要坚持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不能单纯的看分数,学生的其他天赋也应该予以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看待自己。评价的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坚持多方面综合考虑,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评价时要客观,不能主观臆断。(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部早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就明确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可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必要且紧迫的。自2006年国家启动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不少高职院校已完成以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重构,在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培养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是相对于专业课程体系的另一个系统,即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文素质课程系统,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存在许多弱势,如脱离专业、行业实际、特色不鲜明等,在这种情况下,重构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匹配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类型,高职院校推动人文素质教育进程的核心动力是学校的文化价值观, 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上; 而维持人文素质教育的纽带则是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人文课程和人文讲座; 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舞台是各种异彩纷呈的校内外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全面贯彻“一体化”理念,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将广义的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人的品格因素,进而净化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使人成为有个性、具有思维能动性的、向善的以及有境界的人,最终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因此人文课程体系既是知识体系,也是价值体系。

  1.明确改革目标。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技能教育而削弱了文化素质教育,二是过分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而忽视了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将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为课程体系目标,重新融合包括原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心理健康类课程,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衔接并形成合力,进一步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2.整体设计理念。为确保“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为教育设计理念,将思政课程、人文素质社会课程、心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相互整合、融通,遵循针对性、开放性、理论一体化、考评一体化、动静结合、综合性、全面渗透等原则,通过模块化系统设计,构建以专题理论教学为核心,延伸三个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活动熏陶、知识拓展、内化修为),服务于专业、体现高职特色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以学分为纽带促发四个板块的联动,通过对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进行全面渗透和立体熏染,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做到时时、处处、人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3.模块化系统设计。“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对接学生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主要通过实施一系列课程教育,使学生具备学习方法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审美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成为会学习、会做人、会审美、会做事、会生活、宽视野的人才。根据系统论观念,将“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视为一个由许多独立的次级子系统构成的体系,这些独立的次级子系统是指课程体系中以担负某个共同培养目标为功能的几门课程的集合,成为其子系统,它通过内在耦合关系建立为一个基本课程子模块, 简称“课程模块”。“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对应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设置七个模块,同时,通过共享一个实践环节模块,延伸三个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具体如下图:

  4.共性与个性和谐发展。“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在整体设计上,立足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主要从目标建立、课程设置、密切社会等三个方面,既强调社会责任,也大力鼓励发展人性,追求共性也兼顾个性,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实践环节的设置、教学过程的组织、考核方式等进行不同的选择,学生通过对课程、实践、社会服务等项目进行不同选择,实现个性与共性之和谐发展。

  通过构建“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拟从整体改变高职院校目前的一些现状。一是进一步明确人文素质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二是从整体上提升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团队每个成员的教育理念;三是进一步将人文素质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实现理实一体化;进一步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紧密结合,体现服务专业的宗旨;四是整体解决人文素质课程的资源包括师资的配备与共享、办公、教学场所、实训设备的共享的问题。

  基于高职院校“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开放性、综合性、过程性、职业性等特点,以共建合作的方式构建就成为必然的途径。合作对象包括学校内合作与校外的合作共建。校内合作有与教学团队之间的合作、与二级学院(系部)的合作、与职能部门的合作等;从合作方式来看,这种合作共建是全过程的,有共同承担项目制订方案、共同开发新的课程和教材、共同设计实施实践教学、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实施教学管理、共同推广成果、共同进行监控反馈、共同进行教学资源更新等。校外的合作对象包括政府、企业、行业、社区等,合作共建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可以通过聘请校外合作单位的资深人士到高职院校承担人文素质课程的理论或实践教学,共同培养师资、合作共建课程、开发教材、实训基地等。

  通过构建“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最大化地整合与人文素质课程相关的资源,进一步整合开放融合学校内外管理系统、教育资源系统,构建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互通与共用,实现“1+1>

  2”的和谐共生目标,包括师资队伍、优质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教学硬件设施、图书文献及电子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整合与共享。

  “办学之道,师资为本。”要建设国际水准、高职特色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和专业培养的需要,通过逐步开展“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包括师资队伍建设等系列项目改革。组建专业化、合理化的新的教学团队成为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在整合已有团队资源基础上,组建新的团队,目标明确、层次清晰,以课程建设和制度建设为依托,构建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学工、团委、宣传部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有助于打造团队良性发展机制,有助于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形成各部门参与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实现大思政、大社科和大文化的目标。

  随着高职院校各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建立与专业教育对接、具有职业特色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改革也迫在眉睫。统一思想,制定改革目标等都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除编制有关课程建设和开发的针对专业教师和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外,还应通过座谈访问征求专家及其他学者的意见,通过查阅文献法在校图书馆和网上数字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查阅大量相关著作、期刊,搜集材料与相关数据,从实际出发,为课程建设方案的制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既是知识体系,也是价值体系,需要贯穿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确立“以项目为载体,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设计思路,计划构建服务于专业,体现高职特点的育人一体化、理实一体化、考评一体化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专题理论教学为核心,延伸不同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以学分为纽带促发课程模块的联动,开发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具有高职特色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建设方案,以适应高职院校示范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构建新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实现全面育人。新的课程体系把人文素质实践课程与学校的素养工程相融合,实现全方位育人。把人文素质教育和学校党团群工作、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后勤服务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相互整合,融为一体,实现全过程育人。人文素质专职教师与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实习实训指导师,组建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队伍,从事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共同承担学生大文化育人工作,实现全员育人。

  可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是制定“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获得学校职能部门的核准通过,在校内推广应用。第二阶段,在校内取得一定的成效后,完成第一轮的修改调整,争取有针对性的在全省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应用;第三阶段,在全省推广的基础上可考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体现“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高水准及其效益。

  在实施过程中建立多方位的评教制度,注意与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等的不断沟通,听取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bsport体育入口认真听取、汇总、分析学生评教意见;建立教师评学活动制度,通过任课教师主动与辅导员(班主任)沟通,以及举办教学团队与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座谈例会,交流“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交流反馈,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有效地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改革是一个持续开发,不断更新的过程。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调整。作为改革的系统工程,包括整体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包括课程的开发建设、师资培训、网站基地建设、教材开发等工作也要连续跟进,并及时更新。

  [1] 张夏,王莉芬,李晓衡,刘志明.地方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实施路径[J].高教论坛,2011,(7).

  [2] 贾灵充,吴杰.地方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实施现状及其优化对策――基于学生需求视角的实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3] 郑群,朱晓倩.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10,(12).

  [4] 张建,姚红.基于职业发展贴近职业生涯建立双轮驱动的高职素质课程体系[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 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课题编号JG2012020771。

  在目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是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成为关系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从目前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实际来看,要想做好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就要认真做好课程资源建设工作,通过加强并完善课程资源体系,有效提高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明确课程体系目标,并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并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同时明确课程资源建设原则,从多个角度保证桥梁工程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取得积极效果。

  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开发以工程项目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淡化专业界限,改革以往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三段式老模式,课程设置按职业基本能力和素质、职业通用核心能力、职业方向能力和职业方向拓展四大模块展开。

  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应将基本能力和素质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资源建设目标,应通过完善的手段,保证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基于这一认识,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应合理设定课程资源建设目标,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考虑到课程资源建设实际,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课程资源建设的整体效果,以及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有效的培养,应对职业通用核心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并将职业通用核心能力作为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目标。为此,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应注重职业通用核心能力的培养。

  课程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学生规划职业方向,并关注学生的职业方向能力。基于这一认识,在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应将职业方向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推动课程资源建设取得积极效果,满足课程资源建设的实际要求。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来讲,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对未来从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做好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对学生职业规划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应该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积极促进职业方向的拓展,使学生的职业方向更加广阔,同时也满足了课程资源建设的要求。

  在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中,应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思路,保证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通过对岗位的进一步分析,明确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岗位能力,构建能力模块,依据工作过程,构件课程体系。

  在课程思路设置过程中,要想保证课程思路的正确性,就要根据岗位的要求,制定以岗位确定课程体系的思路,使课程思路中包含岗位能力模块和岗位能力考核模块。同时,还要使课程思路设置满足实际教学过程。因此,课程体系思路的设置是一个全面考虑的过程,必须要与实际教学过程深入结合。

  资源库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精品课程、网络课程、虚拟实训、试题库、案例库、课件库、常见问题解答等教学资源。

  在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专业教学资源库是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思路的重要内容。只有对专业教学资源库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将其作为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满足课程资源建设需要,进而使课程体系设置思路满足实际要求,达到科学性、合理性和高效性的目的。

  3.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新的课程考核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相一致,过程考核综合考试相结合,企业与学校双评价的考核方式,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加强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实行动态教学管理。

  在课程体系思路设置中,应对考核评价体系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建立正确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对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积极改革,使考核评价体系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因此,为了保证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取得积极效果,应在课程体系思路设置中积极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满足实际教学要求。

  根据路桥职业岗位的相关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开发“基于桥梁工程建设过程”教学项目和实训项目,按“职业基本素质和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能力递进模式,构建“职业基本能力和素质、职业通用核心能力、职业方向能力、职业拓展平台”的四模块课程体系。职业基本能力和素质模块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体育、计算机应用及实用英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工程数学、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通用核心能力模块包括工程识图与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测量技术、路桥材料检测技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道路施工技术、路桥工程造价等。

  为了保证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取得积极效果,应在了解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置的前提下,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积极优化,充分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满足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体系设置得到全面优化。

  在对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应首先对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种类进行全面了解,并对课程类别进行分类和归纳,列出重点课程明细。

  考虑到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种类较多,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应按照课程的重要程度,对授课时间进行适当调整,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保证重点课程的教学。

  在课程优化配置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适当删减现有课程,使现有课程能够保证少而精,在保证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对课程种类进行缩减,提高教学质量。

  1.职业基本能力和素质模块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概论、理论、法律、形势教育等。该模块内容体现了人文素质、文化理论基础及知识迁移基础。

  由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应将思想道德素质课程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并明确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和重要意义。通过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实际开展来看,课程资源建设只有把握了道德建设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整体课程资源建设取得积极效果,充分满足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的需要。

  2.职业通用核心能力模块是土建类专业的基础,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向各个专业分支的定向与发展,一旦社会需要,可以随时根据情况调整知识结构。

  在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做好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之外,还要认真做好土建类专业的教学工作,使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能够起到培养能力,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使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做出调整,满足课程设置的实际需要,对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在设置课程体系时突出校企合作,行业接轨,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实施“证书”教育。

  为了保证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取得积极效果,应在教学与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加深与企业的合作,实现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与建筑行业的接轨,使整个专业技术教学取得积极效果。此外,还应采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解决学生实际需求,使整个课程教学满足实践要求,提高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的实效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想保证课程资源建设的整体效果,就要从设置明确的课程体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思路、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入手,把握课程资源建设原则,提高课程资源建设的整体质量。

  [1]张美娜;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彭以舟;基于工作过程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申燕飞;高职应用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研究――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4]何晨;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法与模式探究[J];华章;2013年06期

  很多高校都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架构适合本校实际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大量必修课和选修课,以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但很少有高校将网络课程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中,没有建立相应课程建设标准,这就使得网络课程建设呈零散状态,缺乏网络课程资源共享机制。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之间也没有很好地衔接,出现两者脱节甚至不相关状态。

  很多高校对网络课程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常常只是在申报精品课程时给予一定支持以丰富申报内容,多停留在上传课件、电子教案、一般性教学资料层面。因此,网络课程内容编制不太理想,不能很好地体现网络教学的特性和价值,网站设计创新不足,难以引起广大学生的兴趣,没能真正发挥网络课程的作用。此外,网络课程师资培训投入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课程建设难以深入推进。

  大学生的网络学习特征直接关系到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由于大学生个人差异性及学习需求不同,对其网络学习特征主要从学习动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力方面进行分析。

  学习动力是学习效果最核心的影响要素。一些高校开设了文化素质类网络课程,但不少学生在修读时,并没有从自身发展规划角度出发,思考自己到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通过哪些课程为自我成长寻找更多资源。一部分学生是从授课模式新颖角度出发选课,还有一部分仅是为了拿到学分而盲目选课,并没有真正将网络课程学习当做促进个人成长的途径。说到底,大学生普遍存在对自我认识不足现象,不能从自身寻找深层次学习动机,因此难以保持网络课程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很多大学生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不知道如何正确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如何调整学习方式以适应网络学习需要。一旦脱离了教师的约束,就变得不会学习、不善于学习,不能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也懒于向教师询问,自主学习效果不佳。

  面对网络课程新颖的学习方式和环境,部分大学生难以网络纷杂信息的诱惑,无法对课程内容保持长久的注意力,边学边玩,甚至只将网络教学视频打开以保证学时的正常计算而从事与学习无关的事,不能真正保障高质量的网络学习,学习效率不高。

  针对网络课程建设现状和大学生网络学习特性,结合现阶段课程建设从传统以知识教授为重心向以课程学习为重心的转变、从传统关注结果向突出学习过程的转变以及从传统重视资源向强学环境的转变,架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体系,注重提升网络课程的内涵,增强吸引力,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引导,设计结构较为紧密的教学活动,以保证网络教学的顺利开展。

  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作为与传统课程并行的一种课程类别,首先,要将其与传统课程同等对待,提高广大教师对网络课程的认识,明确对其要按照正规课程规范建设的思路,避免将网络课程建设简单等同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其次,确定每门网络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研究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到底“教什么”问题,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设计相应课程结构和活动。在此基础上,再研究“如何教”问题,确定教学计划,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法和过程,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很多高校都通过开设众多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此类课程在实际运行中常常不受重视,大学生修读积极性缺乏,学时也在不断压缩。对此,高校应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及长远发展需要,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调研,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类别划分、结构框架和课程方向等做出整体性规划设计。一方面要精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另一方面要利用网络资源大力开发网络课程,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在架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时,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比如,不少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分模块建设,网络课程也要按相对应的模块进行整体设计,注重与传统课程的衔接补充,体现其在整体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而对于要开发建设哪些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就要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而定,但无外乎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某些在整体课程体系中有要求,但希望通过网络教学扩大学习主体和影响力的课程实行完全网络教学,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来获得该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二是针对某些因学时限制难以在课堂上完成授课任务的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通过网络学习完成该课程所要求的部分教学任务。不论是何种形式的网络课程,都应在文化素质教育整体课程体系之下进行开发和建设,以更好地形成网络与课堂的互动。

  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脱离了课堂束缚,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流。基于网络平台的特殊性,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及互动方式都将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和延伸。

  在网络课程界面要专门开辟“学习指南”板块,告知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必备条件、操作方法、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步骤、教学活动开展方式以及要注意的事项等,并且最好在学生修读该课程前告知,让其提前做好接受网络教学的准备,以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

  高校学生由于高中文理分科,不同专业背景学生文化素质差别较明显,学习需求不一致。因此,可以将大量学习资源上传、链接到网络课程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学生可根据自身知识储备情况选择性地学习,以体现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较好满足其不同需求。

  在网络课程平台上,教师可选择主题进行专题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也可以就自身关注的某个问题与教师进行深入探讨,教师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帮助其内化知识,深刻体会课程内涵和精神,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突破传统教学知识灌输的局限性,使互动更加深入,更加有针对性。

  网络课程不论是界面设计还是内容形式,都要灵活多样,力求新颖性和创新性,既要全面、准确表现课程的内容,又要顾及网络表现形式的特殊性,用生动、美观的界面来展示文化素质课程特色,用贴近大学生的语言来表现课程的内涵和精神,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方面,尔雅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尝试,在网络教学视频资料基础上,增加试题测验、网上相关资料阅读等环节,加入大量生动直观的PPT、图片资料,增强网络教学的可视性和趣味性。

  网络课程在设置上要力求各教学环节紧紧相扣,视频教学、资料查询、试题测验以及师生互动讨论等环节穿插设计,比例恰当,给大学生呈现清晰的网络学习步骤。培养大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和喜好,自主选择观看教学视频、查阅资料或做试题的习惯,通过自我检测调节学习进度和深度,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由“课程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

  教师可通过师生网络交流互动或组织课堂讨论等方式,解答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听取学生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及时改进不足之处,加快课程建设步伐。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本身难以像某些可以量化的学习一样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各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评价基本都是根据学生所修读文化素质课程的成绩来确定,考试要么开卷,要么教师划定考试范围。这种考核方式显然不能真正评估学生文化素质课程学习效果。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更多地在于平时的学习和积累,教师只能监管课堂学习部分,对于课后学习无从监管。网络文化素质教育要大力改革课程评价方式,有效监控学生网络学习过程,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下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局限性。网络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主要根据学生考勤、平时表现和最终考核成绩测评教学效果,还要考虑学生网络学习时数、网络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网络互动参与情况等。对学生网络学习的监管也需要不断通过网络技术来改进,如当学生打开一个网络教学视频后,不能再打开其他窗口;在视频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设计若干问题,学生只有回答正确才能继续观看后面的视频,否则需要重新学习该部分知识,直到回答正确。教师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监控数据,实时掌握学生网络学习时间、进度、相关资料阅读情况以及问题回答正确率等,全面掌控学生网络学习过程,提高网络学习实效性。

  高校应成立专门的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配备基础设施和专门工作人员,统筹管理全校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建设,落实各授课教师的任务,将网络课程建设纳入日常教学工作范畴。制定详细的网络课程建设方案、计划和实施步骤,bsport体育入口科学、合理地计算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学分和成绩,并给予相应资金支持用于师资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网络应用技术。改进网络课程后台管理系统,补充教学资源,确保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的顺利开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组织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建立网络教学资源体系,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从目前发展来看,高职院校建立时间一般较短,工作重点常立足于开发新校区、扩大招生规模等外延建设,作为内涵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专业资源库建设虽然越来越受到广大高职院校的重视,但从建设现状来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对专业资源平台建设的理解不到位,容易将课程资源库和专业资源库混为一谈。专业资源库不仅包含了课程资源库,还应包含本专业的企业资源(如岗位设置、岗位技能表、企业名录、生产场景等)②对专业资源平台建设的目标不明确,没用充分考虑和发挥平台用户、资源类型及配套硬件之间的联动关系。③对专业资源库的建设过于乐观,没有脚踏实地建设属于自己的资源库,单纯为了建而建。有鉴于此,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专业资源库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从目前各院校整体情况来看,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都是系统且完整的,因此建设的主要内容是课程资源——即课程素材。按照这一思路,可以将整体建设规划为三个阶段:课程素材积累、特色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建设。

  课程素材积累是指以课程为核心,按照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的要求,按照各任课教师的实际需要,积累电子版素材,一般包括视频、图片、文档等。这种积累应该以其与课程进度的关系进行同步,素材怎么用,在哪个阶段用,都应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加以注明。这个阶段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将现有素材“用起来”,并按照需要进行补充。特色资源建设是指在用起来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要,将各种渠道搜集来的素材进行重编和整合,把具有本单位特色的资源“做出来”。网络课程建设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就业以岗位为指引建设网络课程,该网络课程应至少包含课程讲述、习题库、实训方案等视频音频资料。

  硬件环境是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支撑,主要指覆盖全校的网络系统和多媒体教室等。把前期积累的课程素材“用起来”,就必须有一个方便使用用和播放的硬件平台。从目前各高校建设现状来看,一个能良好运作的网络多媒体环境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无法达到绝大部分覆盖,甚至网络的使用也很滞后,导致所积累的资源仅局限于特定时间和特定个人,无法达到使课程素材在使用过程中检验和改善的目的,也就无法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目标责任的分解应以课程体系为主导,在各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资源积累的效果,有必要将一门课程的素材积累工作分配给全部任课教师,然后定期讨论课程素材,最终以最优素材的规划教师作为该门课程资源积累的负责人,并由负责人及若干成员共同承担后期资源开发与制作和网络课程建设任务,逐步形成以贡献为主导的资源建设团队。

  从各高校实际情况来看,课程资源的建设,尤其是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制作,已经不是教师团队能够顺利解决的问题,需要学校整体安排解决方案,一种效率较高的方案是引进课件制作专业团队,如各种专业素材,尤其是电子素材制作团队,能够较快速的实现教学团队的想法,甚至是整个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都可以借助专业的软件开发团队来完成。

  国内外同行认为,平台不是结构越复杂、档次越高就越好,应重点研究其使用要求。资源库建设目标之一是通过IT技术将重点专业优质教学资源有序集中起来,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在建成后,能实现任何一个专业资源库满足同时在线多用户访问的需求。在建设过程当中,应积极学习技术领先单位的建设经验,少走弯路,走有自身特色之路,建好、用好专业资源库。

  [1]周建.高职院校专业资源库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06).

  [2]戴勇.高职院校共享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03).

  平台单一。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就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单纯通过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歌舞活动、假期“三下乡”等活动来落实职业素质教育各项任务,教育平台十分单一,学生参与度低,教育的深度和延续性难以保证,教育效果难以进行有效评价。

  内涵缺乏。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来已近30年时间,但高职教育领域的职业素质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又应当通过哪些路径予以落实和完成?这些理论上的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论证,高职院校在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和发挥自身特色等方面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机构单薄。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学生思政工作的需要,更直接体现了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主要由学生工作部门牵头组织和实施,但学工部门内向型的管理惯性和以学生事务为基础的管理构架使许多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难以有效落实和完成。

  管理不足。高职院校对职业素质教育的管理不足主要体现为教育过程管理方法和评价机制的缺乏。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主要以校园活动为主要平台,主要由各院校、各院系的共青团、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具体落实和开展,其活动的策划、领导、开展、总结多带有“率性而为”的因素,对过程缺乏有效管理,对结果缺乏有效评价。

  上述论述说明,高职院校除了继续实施以校园活动为载体的职业素质教育模式外,还必须将目光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平台――课程建设上,即以课程建设为依托推进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核心教育平台。课程是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平台。一是职业素质教育基本教育教学任务都可以而且应该通过相关的课程予以开展和落实;二是课程的实施和反馈可以印证和修正职业素质教育目标和路径。将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平台,能够保证相关教育教学行为的参与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能够将职业素质相关任务和目标予以完整、系统、持续地进行落实,并积极进行创新,从而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理论研究策源。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理论内涵还停留于一些碎片化的理念论证阶段,没有提出较为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平台和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依托课程连续、系统的教学行为和评价,能够为研究者提供持续的实践平台和验证平台,从而推进职业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深入,使之成为理论研发的策源地。

  教师成长基地。以课程为基础的职业素质教育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有效的通道和平台。以往以活动为主的教育模式使相关教师的劳动成果得不到学校制度上的肯定和承认,在素质教育上取得的成果难以帮助其提升职务职称,而教师在课程建设上的努力和成果却没有上述这些尴尬和顾虑。通过对相关课程的合格化、精品化建设,在帮助教师自身得到提高的同时,也为学校打造了一支具有良好业务能力的职业素质教育教师队伍,从而为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内涵管理抓手。通过课程建设落实职业素质教育内涵管理,其涵义就是以课程为核心推进职业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目前,课程建设的相关制度已日益完善,通过严格的课程质量管控和效果评价,能够改变过去素质教育靠“人”吃饭、“自娱自乐”的状况,将素质教育的方式变成严肃的教学行为,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职业素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是积极推进主要教育平台的课程化,即将职业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核心能力培养转化为职业道德修养、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训等课程,通过相关课程教学的开展完成职业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

  主要教育平台的课程化并不是将课程放任不管。高职院校要重视课程建设,逐步完成合格课程――示范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核心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要求学校聘请和培养专业的教师承担对应的课程教学任务,确保任课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保证授课质量。在这里,尤其要注意避免在任课教师安排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到宁缺毋滥。部分高职院校为完成教学任务,将各种素质教育课程打包塞给辅导员――尤其是新生辅导员,无形中加重了辅导员的负担,也使相关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另一层涵义是专业教师的介入与参与。职业性和行业性是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其专任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来自行业、企业,或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要求。采取多种措施激励这部分教师担任一部分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可以更好地将行业要求融入职业素质教育之中,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程管理与评价的系统性是其作为学校教育基本路径和平台的基础。对于职业素质教育模块而言,通过对核心课程的系统管理和评价,从而及时、有效地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为此,高职院校要建立专门部门,指定专门人员来负责该项事务,将各项教学管理事务归于一个部门,按照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建立严谨的教育教学秩序,使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基础更加夯实。

  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要善于依托课程管理来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即通过严格的考勤制度保证学生参与度,通过严肃的结果考核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严谨的课程改革创新保证学生的学习意愿和热情,从而保证素质教育,并使之得到稳步提升。

  在职业素质教育中,尤其要注重教学参与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在校内表现为将职业素质教育单纯由学工部门组织实施转变为由专门机构统筹,各部门参与,各院系(专业)具体落实,在坚持基本教育教学规范的基础上,促使校内教育教学多个部门和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学任务中来,使素质教育课程不再是少部分艺术教师和辅导员的专利,而是广大教师尤其是来自行业、企业专兼职教师的教学任务。

  教学参与多样化要注意引入行业企业的力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由此,这种教学参与不是指将行业、企业的负责人请到学校开展几场讲座和论坛,而是要以课程为平台,通过教师互聘、课程共建等方式,拓展教学空间,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获益。

  课程和活动都是职业素质教育主要形式和平台,就来源和目标而言,二者是一致的,都来自于市场需求,是对当前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要求的直观反映,并投射到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课程建设和活动开展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教育目标各个模块自身的属性,确定所要采取的教育形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下进行统筹安排。

  就职业素质教育而言,课程与活动在形式上具有互补性。部分课程的作业和成果可以通过相应活动促进,如就业指导课程的简历写作可以通过简历制作大赛进行强化,创新创业课程的成果可以通过创业大赛进行检验和展示。反之,课程的开设也为相关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应在相关职能机构的统筹协调之下,以院系、专业为单位整体统筹安排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与活动,促使职业素质教育与市场需求高度融合。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对课程和活动的改革创新。各项校园活动也要像课程一样,制订完善的制度以保障活动的效果,尤其要注意活动在某一品牌效益指引下,在对应课程的支撑下,保持其时代性和创新性,不断拓展新内容、新形式。

  在一些素质教育开展较好的院校,往往呈现出课程与活动齐头并进、共同提高的特征,其课程建设的水平和活动开展的水平往往是同步的。高职院校应建立课程与活动成果互通共享的机制,将课程取得的成果作为活动开展的重要参考,将活动的成绩充实和丰富到课程之中。如开展简历制作大赛、模拟招聘大赛等活动,将相关活动收集的各项作品和素材充实到课程资料中,实现课程建设和活动的共同发展。

  [2]刘宣飞.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几对关系与构建原则[J].江苏高教,2008(4):133-134.

  [3]王平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何金伟.高职课程职业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06(5):12-14.

  [5]蒋桂珍.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评论,2010(4):77-79.

  [6]周琳.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廓清及实践对策[J].职教论坛,2012(7):18-20.

  [7]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教学资源库建设应根据课程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流体力学研究的对象是流体,其有别于固体的特殊性在于易变形和易流动性。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大多采用欧拉法,其着眼点是研究流体流过的区域即“场”上的流体物理量的变化,与大家熟知的针对固体运动的物理学或固体力学的研究方法不同。由于流体力学的上述特点,因而出现了许多新概念和新现象。例如定常、非定常,流线、迹线,层流、湍流,有旋、无旋,边界层、涡街,自由涡、下洗等许多概念在课堂上颇费口舌,介绍了半天学生往往还在云里雾里,难于理解。许多流动现象通常看不见、摸不着,教学内容抽象枯燥、晦涩难懂,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难于建立清晰的流动概念,因而学习存在畏难和抵触情绪,缺乏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没有清晰的流动概念就无法提炼出合理的数学模型,势必影响到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和课程内容的学习。而利用流场显示、小动画、虚拟仿真等方法获得的图形图像及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只需播放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能让学生加深理解、茅塞顿开,使课堂教学效果产生质的飞跃。采用多媒体的特写、慢镜、定格、细化、放大等技术再现流动现象,聚焦流动细节,使枯燥乏味的流动过程变得新颖有趣,既形象又清晰,提升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认知能力,一些流动画面甚至使学生终生难忘。因此,建设符合现代教育技术特点的资源库是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的内在需要。目前,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各高校课程建设关注的焦点与核心。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可见要建设高水平的国家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也要以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作为有力支撑。

  提高教学质量需要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素材。教学资源在课堂上使用方便,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在课程组成员之间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可重复性和可扩展性。教学资源具有形式的多样性,以其精美的画面、优美的音乐、逼真的动画和图像,图文声并茂,极具表现力。在教学活动中,善于使用教学资源库素材,可以使教学信息传递速度明显加快。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将精彩素材引入课堂,以丰富的背景材料支持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传授更多的知识。例如,在讲述边界层分离时,需要探究边界层分离的必要条件是存在逆压梯度和壁面粘滞作用。采用基于实验室拍摄的流动视频进行教学,首先可以观察圆球驻点前方的来流,虽然存在逆压梯度,但边界层并未发生分离;其次观察顺来流方向放置的薄平板附近的流动,也可发现虽然存在壁面粘滞作用,但边界层也未发生分离,可见仅有逆压梯度或壁面粘滞作用边界层并不分离;但当在圆球驻点前方顺来流方向放置薄平板时,可以观察到在平板和圆球连接处的附近流动发生了边界层分离,从而说明了逆压梯度和壁面粘滞的共同作用是边界层分离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学生可能会问,逆压梯度和壁面粘滞作用是不是边界层分离的充分条件呢?通过流线体的绕流视频可以发现,在流线体的尾部表面,虽然也存在逆压梯度和壁面粘滞作用,但边界层并不分离,而当流线体长度不变、中间部位增厚逐渐过渡到钝体绕流时,由于钝体尾部表面逆压梯度增加,出现了边界层分离现象,所以可以说明逆压梯度和壁面粘滞作用只是边界层分离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在流体力学课程中,类似的流动现象还有很多,以前大多采用板书、图片等静态的讲授方式,讲授效果并不理想,而现在将丰富的流动视频引入课堂,相当于将实验室搬进了教室,不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眼见为实的现场感,而且大大节省了讲授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实践表明,基于课堂教学的流体力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将流体力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分成“原始资源库”和“成品资源库”两大部分[3-4]。原始资源库内含文本库、图片库、动画库、视频库、音频库等原始素材。成品资源库内含PPT电子教案、例题习题库、试卷库、典型案例库、网络课程等成品素材,可以直接用于教学。前期以原始资源库的素材收集和建设为主,后期以成品资源库的素材整合和二次开发为主。后期建设需要通过教师的大量劳动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因而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点。建成的原始素材库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基于课程知识点的教学素材库建设。包括流体粘性、压缩性、流线、湍流等课程所有知识点。(2)基于课程自然现象的教学素材库建设。包括大雁成人字形飞行、龙卷风的形成与演化等自然现象。(3)基于课程相关的流体工程教学素材库建设。包括螺旋桨穴蚀、水击、球鼻首减阻等工程案例。(4)基于课程最新科研成果的教学素材库建设。包括舰船水压场、超空泡流、水下滑翔机等最新科研进展。(5)基于课程科学家相关事迹的教学素材库建设。包括欧拉、普朗特、冯卡门等科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建成的成品素材库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课程PPT电子教案的建设。包括融合原始素材、进行二次开发、符合教师教学要求的所有课件。(2)课程概念题库的建设。包括体现课程知识点、重难点便于学生学习、复习、考核的重要概念。(3)课程例题习题库的建设。包括反映课程重要理论、方程、定理的便于教学双方使用的例题习题。(4)课程试题或试卷库的建设。包括覆盖课程主要内容、难易适度、便于对学生学习做出评价的试题试卷。

  在课程建设牵引的基础上,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服务课程教学为重点,以课程组全体教师为主体,以课程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为基本要求,立足课程特点和需求实际,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分工协作,群策群力,共同建设。成立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小组,建设人员包括课程组全体教师。课程负责人、资深教授主要负责顶层设计和规划,提出资源库建设的框架与方案,对建设内容进行审核和验收。骨干教师主要负责成品素材的二次开发、分类、筛选、优化与建设,对原始素材与课程内容进行深层次整合。青年教师主要负责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和初次开发与建设。

  通过收集整理、购买引进、自主开发等多种方式,建设原始素材库。将搜集国外著名大学的教学专题片、开放课程和国内高等院校国家精品课程的流体力学素材作为首选,全方位获取各种免费公共教学资源。例如,现在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取世界著名流体力学专家在实验室拍摄的流动演示专题视频,包括斯坦福大学S.J.Kline教授讲授的“流场显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J.L.Lumley教授讲授的“流体力学中的欧拉和拉格朗日方法”,麻省理工学院A.H.Shapiro教授讲授的“涡量”、“压力场和流体的加速度”,剑桥大学S.G.Taylor教授讲授的“低雷诺数流动”,哈佛大学F.Abernathy教授讲授的“边界层基础”和A.E.Bryson教授讲授的“流体中的波”,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es教授讲授的“可压缩流体的槽道流动”,哥伦比亚大学R.W.Stewart教授讲授的“湍流”等。这些专题片概念清晰、流动形象、内容精湛,是非常珍贵的流体力学教学资源。国内在教育部主导推动下建设有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汇集了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的流体力学精品课程视频素材,也可供浏览、下载和借鉴。互联网是获取免费资源素材的主渠道,但需注意注明链接出处,同时只用于教育用途而非商业目的。此外,资源的建设应处理好购买引进和自主开发的关系,若开发的难度大,但购买价格合理的话,可适当购买。依托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教改项目等投入的经费,可以对国内外的教学软件或研发单位制作的教学电子资源或教材出版中附带的光盘教学资源等采用购买方式有选择的补充。例如,清华大学李玉柱教授编写的“流体力学电子教案”,上海交通大学丁祖荣教授编写的“流体力学多媒体电子教案”、“流体力学网络课程”,浙江大学毛根海教授编写的“工程流体力学网络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最后,对课程的关键素材,如无法免费获得或购置成本昂贵,可采取自主研发方式,制作原创素材,进行定制开发。海军工程大学曾在自己设计研制的流动循环显示水槽中,拍摄过《涡街》《粘性阻力与升力》《流场显示》等专题录像片,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自主开发的好处是可以锻炼教学队伍,制作的素材更能符合需求实际,而且拥有所研发素材的自主产权,可以在高校之间进行自由交流,实现资源互换共享。

  按照学科性、适用性、易用性原则循序渐进地建设成品素材库。成品素材库建设必须体现课程需求,并与课程标准、所用教材、讲授内容、学时安排等紧密结合起来。原始素材可以搜集很多,但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原始素材概念定义不同,文字大小不一,公式符号有异,图像分辨率差异性很大,因而不能简单堆积、生搬硬套。在建设成品素材库的过程中,应该紧紧围绕课程的内容、知识点、重难点、特点和需求进行分类、整合、优化和二次开发,既要考虑有利于教师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又要考虑有利于学生的认知促进以及学习兴趣和动机的维持,使得所建成的成品资源库能够直接用于教学,支持教学,并能使教师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源,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在成品素材库的建设中,我们将“身边的流体力学现象、流动的工程实际、最新的科研成果、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等原始素材融入PPT电子教案,在课堂教学中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5]。引入身边的流体力学现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引入流动的工程实际,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搭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入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可以激励学生热爱科学事业,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建成的知识点库、概念题库、例题习题库、PPT电子教案等,不仅可为教师提供便利的教学资源,而且也可适时提供给学生学习和复习使用。建成的试题库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包括概念、选择、计算和应用等内容,能够自由组卷或固定搭配出卷,可为考教分离、客观评价教学效果提供有利条件。

  当前对课程网站的设计方法、技术应用、平台搭建、资源建设、课程评价方面的研究比较多,这些主要是从教育者或网站建设者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没有将课程网站做为一种特殊的网络传媒形式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课程网站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学习者是课程网站的两大应用主体,两大主体的思维方式不同也导致了他们对待课程网站的方式不同。教育者是课程网站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教学思维的不同,影响了课程网站的呈现形式;学习者是课程网站的使用者,学习思维的不同,影响了学习者对课程网站的认同程度。因此有必要从网络媒体的双主体因素的角度对影响课程网站应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构建出新的课程网站系统应用因素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课程网站构建及应用的主要因素,构建出新的评价体系。

  从教育者的教育思维产生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行为影响因素有建设目标、网站搭建、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监控五个方面。其中建设目标主要分析的是网络传媒的传播特性,网站搭建分析的是网站的技术特性,其余是教育特性的分析。从学习者学习思维产生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影响因素有学习选择、学习评价、学习工具、学习方式四个方面,其中学习选择是从传播特性和技术特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余的主要是从学习特性进行分析。由于课程网站做为网络传媒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在从教育者的教育思维和学习者学习思维产生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均要考虑网络传媒的传播特性、网站的技术特性和教育特性(学习特性)。这三种特性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在一起。每个因素下面又各有影响因素,各种因素不仅受到传播特性、技术特性和教育特性的影响和作用,而且因素与因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对其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多属性的问题。如果我们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指标权,能够从影响课程网站应用行为因素中总结为5个维度、107个因素指标,并由此可建立影响课程网站应用行为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以及影响课程网站应用行为因素的思维树模型(如图2所示)。

  3.1 建立判断矩阵 为了比较定量化,应用1-9表度法(见表1),通过逐对两两比较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生成判断矩阵,表2为B1判断矩阵。

  3.2 各层因素的权重计算 根据判断矩阵给出的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值,计算每个指标在其所在判断矩阵中的权重。以判断矩阵B1为例,计算C1~C5的权重,即可判断出准则层中的传播、技术和教学对于目标层—“影响课程网站应用因素”的权重。具体计算步骤为:

  将判断矩阵B1中的权重向量WB1=[WBC1,WBC2,WBC3,WBC4,WCB5]T填入表2中,得到五个准则指标的对于目标层的重要排序,如表2所示。

  3.3 进行一致性检验 得到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后,需要对其有效性进行一致性检验,确保该判断矩阵的有效性,进而科学地反映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以B1矩阵为例,具体检验步骤为:

  ③计算一致性指标CI和选定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其中CI=■;RI见表3中的对应值。

  影响课程网站应用因素评价体系A~C层次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及权重如表4~5所示。

  3.4 层次总排序与检验 总排序是指每一个判断矩阵各因素针对目标层(最上层)的相对权重。这一权重的计算采用从上而下的方法,逐层合成。如C1的总排序值为0.5×0.123=0.0615同理可计算出C~E层所有因素的的总排序值,因篇幅所限不一一罗列。根据各因素的总排序值选出各层最主要因素的分布情况(如表6所示)。

  4.1 从结果可以看出,利用层次分析法能得到影响课程网站建设与应用因素的量化值,可以从整体上对课程网站的建设进行直观的评价。在课程网站建设前可根据各影响因素进行选择并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改进,使课程网站更符合学习者的实际学习需求,让教育者更好地利用课程网站进行教学。

  4.2 由表6结合图2影响课程网站应用因素的思维树模型,在C层影响课程网站建设与应用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选择,其次是学习评价,然后才是教学内容、教学监控、教学分析分析等因素。在D层影响课程网站建设与应用的主要因素有网站使用目的、学习检测、教学资源、教育者能力、学习者控制等因素。在E层影响课程网站建设与应用的主要因素有强制学习、信息教育能力、测试反馈、教学内容控制、自制资源、资源扩展、内容质量、教学模式选择、检测手段、反馈工具等因素。因此在进行课程网站建设时要多从以上所列出这些因素出发进行设计和改进。

  4.3 从各层最主要因素统计情况来看,教学思维产生的影响的因素总数比学习思维产生的影响的因素总数稍高,学习思维产生的影响的因素名次比较靠前,因此从总体上看两种思维产生的影响基本持平,说明影响课程网站的传播应用、技术选择、内容表达等方面是教育者的教育思维与学习者的学习思维相互作用的结果。

  [2]孙宏才、田平、王莲芬,网络层次分析法与决策科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3]郑方辉、熊红轶,网络媒体频道影响力评价的实证研究[J].市场研究,2007(8).

  当今时代,素质教育已俨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作为高等教育分支的高职教育,积极开展高职学生素质教育,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设是适应发展的必然选择。

  走进高职院校,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但却热衷于做低头族。习惯了手机陪伴的生活,与外界的隔离使之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中,与人沟通的能力、自我表达的能力有限,与人合作的能力也存在问题。凡事找百度的习惯,使得他们缺乏自我思考、选择辨别、概括总结的能力,不再具备勤奋钻研的品质。对文化快餐的喜好,使得他们无法真正地品读经典作品,深入吸取经典中的人类文化精髓,对真善美的理解力也在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太久、倾听力不强、动手能力弱,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使得很多高职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大打折扣。当他们走向社会,进入用人单位,认同度往往不高。认同度不高,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而是他们的人文素质不高。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职毕业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应成为教育的焦点。

  现阶段,尽管大家都认为一个人人文素质的提高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该类课程的地位在高职院校还是没有被很好地重视起来。重视专业发展依旧是职业院校的工作重点。人文素质类课程课时少,被边缘化仍旧是一个普遍现象。拿人文素质课程中的主干课程大学语文来看,笔者对山西的五所高职院校: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药科职业技术学院、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做了调查,大多数课时安排在48~60个之间,有的学校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有的大学语文课程直接被应用文写作代替。由于人文素质类课程在学校被边缘化,教师也不重视,比如,在建设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中,专业老师的参与度较低,于是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师资的储备方面都出现匮乏的状况;学生也更不重视,上人文类课程只是为了学分,而不是提高素质,不能正确认识也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目前,在许多高职院校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没有体系,科学性和实用性不强,随意化、临时化成为发展常态。因为人文素质课大多是以选修课的方式存在,许多高职院校往往采取的方法是,哪个老师愿意报,那个老师就可以上,至于上课的内容选择、授课水平、课程实施过程、课程评价,是否符合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则不再重要,只要填充了这个人文素质体系的空白就可以了。课程的杂乱无序性、开设的无目的性、表面的形式化使得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成为一个拼凑出来的五味杂陈的大拼盘,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上述情况的存在都严重影响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构建一个有价值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 2013年度山西省省级教科研项目“高职高专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路径与方法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编号:JG2013041)

  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思想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人文是一个体系。那么,要构建高职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就不应该只是简单随意地将一些课程堆积起来,而应该在一个理念目标的指导下,在建设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本着创新、优化、管理、全面等原则将这个系统工程搭建好,真正为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起到应有的作用。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态度决定高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要想在高职院校真正赢得应有的地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个高职学生成长的双翼的理念必须建立起来。同时,还必须先将自身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明确好,这样有了正确先进理念的引领,有了明确的定位,人文素质教育发展才能越来越好。这方面,南方的高职院校的探索远远早于北方。比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2003年就开始推行“基于职业发展的素质教育拓展计划”,并将该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使得关注学生的思想与精神成人的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教育、能力培养拥有了同等的地位。

  既然是一个体系,那么体系就一定要有主干,也就是核心。建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要有核心意识,即应建立起核心课程模式,里面的核心课程不仅要固定存在于体系之中,而且要不断优化成为品牌课程。它们应当充分体现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的目标与思路,并能够引导学生能以自身为主体去看待和了解周围的事物与时展。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在核心课程这一模块的建设中,就是以语文课程、思想政治课程、体育课程、心理健康课程作为核心课程中的公共必修基础课程,用以保证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和道德素养的形成。除此之外,核心课程中还应包括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开设的延展性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力、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等方面均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出发开设的课程应当成为这里的主力,可以此来建立课程的整合和调整方向。同时,要意识到选修课不能仅站在职业实用的一面考虑,还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围绕一个全面的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方面来进一步设计。比如,围绕各领域的发展,从多元的学科角度与不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较完整的知识,有助于打破思维的惯性,实现专业间的融通。可以开设文学与艺术、哲学与历史、数学素养、物质科学等方面的课程。

  目前,学生学习基础不够好、学习习惯不佳、学习动力不足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想提高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效果,教学改革是必由之路。这些年,高职院校在语文、高数、外语教学内容上的探索改革是有目共睹的,但单单在教材内容、教师素质上下功夫还不够,还应在组织有价值的课程活动方面多思考,还可以尝试学习引入新的教学手段来增进课堂形式的多样性。比如,微课、私播课等技术的运用,能与学生形成课上课下的互动学习,激发学习活力。还可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引入一些教学实施方法,比如,德国职业教育常用的关键词卡片法、可视化教学法、观点站位法、旋转木马谈话法。对于已存在的人文素质选修课程,则要从体系构成的需要出发,从受学生欢迎程度出发,进行合理的取舍,去粗存精。比如,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山西文化选修课程,因为内容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生非常喜欢。对于被保留下来的课程,学院要有打造品牌课程的追求,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鼓励教师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校本教材。同时,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开发新的课程形式。

  相对于本科院校在人文素质方面取得的经验,高职院校由于发展迅猛,积累不足,加之学生生源质量的不同,无法直接采用,必须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那么,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如何创新呢?创新点可以从现实入手,在问题中寻求突破。比如,如何将专业素质建设任务与人文素质建设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如何将人文素质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氛围建设相结合,将人文素质课堂上的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环境建设中,以随风潜入夜的方式传递到学生的思想里?如何将企业文化内涵与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相结合,使得学生的职业素养在人文素质课堂上得到提高?如何将课堂活动内容与课外活动内容形成互动与补充的动态变化关系?简而言之,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成为一个动静结合的不断变化的体系,要成为连接现在与未来的一个纽带。

  有些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比如,在《多中心治理视角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管理》的论文中,它提到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在建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时的做法。他们将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分为三个模块,人文知识与视野、人文价值与情感、人文行为能力。其中,人文知识与视野下设人文素质课程,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块、创业就业课程模块、人文素质选修课程模块。人文价值与情感模块具体由校内实践活动课程完成,该课程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素质工程。人文行为能力的形成则通过专业课程完成,具体课程包括:通用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专业知识技能课程、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等。如此,静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动态的人文素质活动结合了起来,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另外,还应将学生社团活动、校企合作活动也纳入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让这个体系更丰富更充满活力。

  一个体系的健康运转、真正发挥作用,离不开质量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离不开管理机构的运作。从本科院校的经验来看,人文素质教育开展得好的院校都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保障机制。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要想在高职教育中发挥作用,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应当提到议事日程,建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更是必需的。有了质量管理监督机制,对教师的选择严格把关,就再不会出现讲得不好的教师就教选修课这种情况,能上选修课的只能是学校的优秀教师。再不会出现选修课没有章法地以大杂烩的方式出现。同时,这样的机构机制保障可以实现真正的有序管理,可以起到真正监督教学的作用,还可以进一步促进选修课程教学的开发与应用,进一步提高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

  课程体系要对学生的教育真正起作用,不能只依据体系内的课程起作用。学院里的每一个教职员工人都必须承担培养的工作与责任,它应该是全员参与的一个体系。同时,这个课程的体系设计理念中还要有全程的意识。从入学到毕业就业到职业发展,课程体系都应该发挥应有的效用。比如,一些高职学校实行的新生入学导师一对一跟踪指导制、毕业就业与职业发展指导无终点制值得学习。只有这样,大家共同营造起人文素质教育大的环境氛围,学生沉浸其中才能得到真正的人文素质教育,成长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对于学生个体成长、未来的职业发展来说,人文素质教育必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一定要去除急功近利之心,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学校的优势相结合,将人文素质教育办出特色。

  [1]张翠玲、张连绪.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建构与实践――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育的实证研究[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李明高.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3]莫勇明.多中心治理视角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管理[J].广西教育,2014(7)

  [4]徐淑华、王南山、殷锡武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陷与对策[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5]王金星.关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报告[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成为教师最关注的问题。在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方面,微格教学课程资源是基础,也是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时展的主题。

  广义的微格教学课程资源是指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微格教学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对于一所学校来。